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出炉
发布日期:2017-09-04来源:中国医药报
9月2日,备受行业瞩目的“2017年(第34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成都召开。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重磅发布“2016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百强榜单前三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百强榜单前三甲。扬子江药业连续3年蝉联百强榜首,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跃居百强第十位。
四川省省长尹力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四川把发展医药产业和医疗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进行医药产业创新,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基地,对企业自主研发新品种或对现有品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改进给予大力支持。此次发布的百强榜单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成都倍特药业等多家四川省医药企业跻身其列。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对近两年医药工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医药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促进了社会就业和民生改善,加快了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注册管理司副司长杨胜在会上介绍了两年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绩。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提出5大目标和12项任务。目前,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已经完成,明确了新药概念是“全球新”,一举扭转了审评积压现象。同时,化学仿制药申报数量持续下降,创新药申报大幅上升,近两年新药注册申报数量加起来已经达到总申报数量的55%。为解决临床急需、短缺药品问题,国家总局实施了优先审评制度,进入优先审评的药品审评时间越来越短,其中有10%的品种是儿童药。药品审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评审员从过去的1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人。此外,国家总局还在药品审评中建立了多种与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仅今年上半年,就召开企业沟通会156场……杨胜指出,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了药品审批标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走创新之路,打造核心竞争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司长杨青在年会上重点报告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经过努力,目前部分药品短缺问题已经大大缓解,筛选出的130种常用短缺药,已经有将近50种药品供应问题得到解决。
据了解,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是以反映医药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唯一官方资料——《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为依托,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上,由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序在前100位的企业构成。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表示,从近两年百强榜单变化来看,百强前10名中的前7名企业比较稳定,7~10名略有变化;2016年入围百强企业的门槛已经提高到主营业务收入达24亿元,百亿集团企业增长到19家,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会议同期还发布了“2017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017年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非上市)”以及“2017年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成长力企业”等榜单。
本站由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CNCSDR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京ICP备14043040号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信息中心建设和维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邮编:1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