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国家药品监管与发展合作研讨会暨“一带一路”国家医药监管合作与产业发展研修班
发布日期:2021-09-03来源: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
2021年9月1日,由国家药监局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国家药品监管与发展合作研讨会暨“一带一路”国家医药监管合作与产业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举办。来自亚美尼亚、埃及、加纳、肯尼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莫桑比克、蒙古、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塞内加尔、坦桑尼亚、乌干达、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共17个国家的卫生和药品监管机构相关官员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出席会议并致辞。徐景和指出,推进医疗卫生合作、建设健康丝绸之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为医药健康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和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给沿线国家的药品监管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更多机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构建全球免疫防线,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了中国贡献。中国国家药监局闻令而动,全力推进应急药械审批,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疫苗药品、医疗器械以最快速度投入使用,有效服务疫情防控。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一系列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陆续推出,创新药品医疗器械上市步伐进一步加快,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徐景和强调,药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解决药品安全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加强“一带一路”国家间药品监管合作交流尤为必要。希望研修班能够不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药品监管领域交流与合作,促进药品监管整体水平的稳定提升。同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传统友谊和协作关系,共同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一带一路”国家药品监管合作与产业发展主题开展了交流研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介绍了新冠大流行时期的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情况。几位研修班学员代表介绍了本国医药监管体系和医药产业发展概况以及新冠疫情防治经验与国际合作情况。会议专门邀请著名流行病学专家、中国疾控中心曾光研究员做了“新冠疫情防治的中国经验与国际合作”专题报告,来自国家药监局、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代表也就新冠疫情下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急审评审批、中国药品监管国际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等情况作了专题介绍。
研究会张伟会长应邀参加研讨会及研修班开班仪式,并将为研修班做专题讲座和主持“仿制药发展与临床替代研讨交流会”。
研修班为期14天,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以云授课、云座谈、云参观、云考察等网络直播模式,使全体学员全面了解中国药品监管和医药产业发展的情况,通过丰富多样的交流研讨形式,提升学员参与度和获得感,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药品监管的同行交流,推动医药产业合作和发展。
本站由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CNCSDR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京ICP备14043040号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信息中心建设和维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邮编:100050